傍晚,數十位剛下工、不知道宵禁提早一小時的48位村民,在他們所居住的村子入口被負責執行宵禁的邊防警察攔下,遭到射殺身亡,其中包括23名未成年者、19名成年男性與六名成年女性(其中一位為孕婦,因此在一些紀錄中,將死亡人數算為49)。
Photo Credit: USSR Post 蘇聯為「國際太空人計劃」推出的紀念郵票這趟任務持續將近八天,包括在「禮炮六號」太空站(Salute 6)進行為期六天的飛行實驗40年前飛上太空的契機范遵是在1965年加入越南人民空軍(Peoples Air Force),越戰期間他是名戰鬥機飛行員,並在1972年獲得政府表揚,當時越南政府表示范遵擊落了美國B-52轟炸機,而美國政府則表示轟炸機是被對空導彈所擊落。
(越南媒體為范遵參與「國際太空人計劃」四十週年做的特別報導)范遵生平簡歷 1947年出生於太平省。四名飛官在莫斯科中央軍隊醫院經過一個月的身體檢查,並由蘇聯國家科學會議宣佈測驗結果,當時四位候選人都很緊張。范遵曾發表對航太科技產業的期許,表示雖然越南人才濟濟,但仍需有具體的戰略計劃,與國際深入合作,學習他國的科技、技術,並將太空科技的成就應用在製造業、國防科技等等。蘇聯要透過這個計畫,向其他非社會主義的國家展現國力,而剛好越南取得越戰的勝利後,也想要對外展現實力,其中包括科學技術、科學產業等等。1972年成為第ㄧ名擊落美國轟炸機B52的飛行員。
結果最後是范遵跟Bùi Thanh Liêm通過測驗。攜帶著越南國旗,他們的名字也正式烙印在太空旅行的地圖上。面朝南方的大窗戶帶來一股明亮開放的氣息。
Photo Credit: 大田出版社 整體空間毫無裝飾,卻奇妙地散發著一股閒適的氛圍。對於建築物,日本有個奇妙的分類原則「以前的我太努力了,沒有看到人生的風景,甚至我的愛情、親情都是放到一邊。除了在練舞室內排舞,雲門舞集鄭宗龍的新作《定光》,卻一開始先要舞者們把身體帶回大自然中,感受身心合一之時,那從深處迸發的光明時刻,哪怕是陡峻的下坡,也能將腳步想像成跳舞。
一開始,李靜君也會覺得不公平,認為先生也應該對婚姻負起責任。「我會很警覺,好比坐著的時候,你要用肌肉支撐身體、不能垮下去。
」李靜君說,直到雲門舞集演出25周年的某一天早晨,她全身痠痛從床上起來,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這一生在舞者生涯上已經做太多了、足夠了,才開始學習享受人生的美好。她放下執念,轉念用分享的想法看待自己與先生間的金錢問題,當自己的心情變得寬了、鬆了,愛與關懷才有縫隙能進入生命之中。在外人的眼裡,她的標籤往往是「很會跳舞、但也很焦慮」。李靜君的媽媽驚訝不已,有一天終於忍不住對她說:「妳怎麼會變成這樣?一句怨言都沒有?」 當緊張的根源消除,其實很多一般人看來的難事,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但她後來想到,曾看過那麼多為了柴米油鹽而互相埋怨的夫妻,吵來吵去,最後連感情也沒有了。李靜君半開玩笑說,她的先生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人,付帳單從來都不是他的事。初夏,一群雲門舞者相偕登上合歡山北峰。而下山之路,她的建議是:放下過往緊繃的生活態度,「心要定,身要動。
」 李靜君說,她從不戀棧人生頂峰,決定將人生經驗傳承給更多年輕舞者,幫助他們走過這段艱辛的上山之路。「我們常被一個小問題障礙一生,你想要的那麼多,要自己的皮膚沒有皺紋、要四肢健壯,但如果哪天不能了,不是更痛苦嗎?」 於是她一轉心境,不再認為舒適就等於幸福。
不過,正因為有舞者的訓練,李靜君也分享自己面對疼痛的方式,就是要更有意識地關注身體,並且有智慧地解決問題。有的家人嫌惡自己的孩子,變成互相怨懟的決裂關係。
你要更有智慧地去用身體、用力道。Photo Credit: 雲門舞集 1990年代以來,李靜君在雲門擔綱獨舞,經典演出有《九歌》中的女巫。這是登山,卻也是練舞。」 了解身體的鬆緊,就明白人生的鬆緊 「了解身體的鬆緊,就明白人生的鬆緊。他們會覺得,我好像變溫暖了。身動,是要懂得行動,並傾聽身體與心靈的聲音。
她也身動起而行,每一個動作都是心念與愛的表達,想到就去做。在跟盲小孩的相處過程裡她發現,盲小孩本身不痛苦,痛苦的是他們的家人。
卻也有家長雖然辛苦,但看著子女的眼神,就像看著最美的天使。李靜君曾經也是如此,直到她投身公益,與盲人團體工作後,才打破她的價值觀。
」 心定,是把任何事情當成學習的機會。」 心柔則身體柔,心剛則身體剛,這是舞者在練身體時的原則,也是應用在生活、讓身心協調的法則。
想開後,反而遇到任何事就更能務實面對、體驗、處理,絕不任由情緒糾結。自己內心變平靜,和家人的關係也會變好 「當我心裡坦然了,和家人與同事的關係,很快就不一樣。應該要是腳踏土地、與地球連結最深的雲門舞者,李靜君卻坦言,年輕時的日子都是在飛機、旅館、劇場中度過,什麼也沒感覺到,永遠都是眉頭深鎖,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夠多。以前的李靜君,往往是強勢急躁的那一個。
」 李靜君的妹妹患有宿疾,常常跑醫院、急診,在照顧的過程裡面難免有許多煩心事,包括誰要陪病、誰要支付醫藥費等等,各種溝通問題都容易使人身心俱疲,家人間往往容易起爭端或情緒緊張。李靜君說現在和媽媽的關係成了真正的「善緣」,甚至她可以說出這句很多女兒都不容易說出的這句話:「媽媽,我愛妳。
佇著登山杖,感受腳與土地推進與支撐的力量,小步小步、跟著呼吸。話輕輕說,適當地多一點力道跟強調,一樣可以很美好。
李靜君認為,身體與心靈可以透過運動、透過調配呼吸重新搭起橋梁,一旦你願意花時間傾聽身心的需要,就能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也才能如同雲門的舞者一樣,真正地跟自己「在一起」。婚姻不是索討的關係,在愛裡也要放鬆 跟另一半的關係也一樣。
今(2020)年55歲的李靜君,雖然身體經過多年訓練非常強壯,但舞者肢體的磨損其實更勝一般人,從腰、脊椎到髖關節的退化,都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動作。但如今的她,面對醫院、工作兩頭燒的處境,竟然毫無怨言。如同人生的階段一樣,擁有衝勁的年少時光璀璨無比,但當體力不再,如何把下山的路走得更加精采?甚至,當疫情衝擊生活、被迫迎來事業的空白期,又該如何停止恐慌? 舞蹈家、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的回答很簡單,「我樂觀得很,下山的路會更美好。到一個年齡後,你對力量的拿捏其實更細緻。
一人轉動、你所處的環境就會轉動,你的家人會轉動,甚至連你種的花都會變得更美。Photo Credit: 謝安 李靜君在《家族合唱》演出黑衣,詮釋無情歷史下堅韌、強烈的力量。
」這是李靜君在協助雲門舞蹈教室的熟齡學員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文:劉子寧|攝影:影巷26號|責任編輯:吳丹華|內文圖片提供:雲門舞集 編按:舞蹈家、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17歲加入雲門至今,林懷民看到她的潛能與特質,為她編舞了《紅樓夢》紅衣女子、《九歌》女巫、《狂草》的獨舞⋯⋯ 身為專業舞者,她最懂身體鬆緊與人生鬆緊的關係,從舞台(或者人生)頂峰走下山,她心定看人生,肺癌、病痛都是禮物。
「婚姻到最後剩這些東西,不是很可惜嗎?我從中看到,婚姻不應該是一段索討的關係,不是要一個人來幫我付帳單。舒適不一定是最好的人生,不如遇事就面對 多數人趨吉避凶,終其一生追求舒適的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