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徐海燕深入乡村开展扶贫送教,与王桥镇底西村3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主动为扶贫村送物送教送课,累计下乡送教15次,送课65节,支持资金8万余元,积极支持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邹韵:说到当下的乌克兰危机,您多次表示,欧洲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未奏效,解决争端的唯一方法是停火与和谈。因为它有利于为和谈创造空间,而和谈最终会达成可持续的和平协议,这可能是未来欧洲安全框架的基础。
事实证明,在过去的几年里,双边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所以我认为,两国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已经带来显著成果。但只要还有国家认为能够在战场上解决问题,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那么您如何看待台湾问题?您怎样看待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西雅尔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他表示,匈牙利的指南针永远指向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向,而在他看来,维护国家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珍视和平、消弭纷争、合作共赢。
我们和俄罗斯、土耳其、保加利亚以及塞尔维亚共同修建了管道,被称作土耳其溪管道,通过这条管线把天然气从俄罗斯输送到匈牙利。我认为近年来的挑战表明,匈牙利人可以保持成功,因为我们以匈牙利方式应对我们面临的危机。因为在当时,欧盟委员会无法确保为欧洲国家提供所需的疫苗,我们只能坐等疫苗。
我们必须将俄罗斯纳入欧洲未来的计划,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将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更多项目。邹韵:外长先生,您成为匈牙利外长的时候只有36岁。我们一直拒绝接受欧洲内部向我国的施压,拒绝对中国进行评判、批评和说教。
我们正在改造升级匈塞铁路,这条铁路将把布达佩斯与我们南部邻国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连接在一起。去年北溪管道遭到破坏又对欧洲能源造成了重创。
邹韵:但这于事无补,对吧?西雅尔多:毫无用处。一些患者病逝,我们的医疗系统承受了极大压力。外长先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匈牙利并未像一些欧盟或北约成员国那样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等军事装备,而是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因此,虽然我们是北约和欧盟等西方一体化联盟的成员,但我们也必须与东方国家接触。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很多大型的中国公司决定在匈牙利进行投资。因此,我们无法理解所谓脱钩或去风险的论调。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在某个时间点,实际上是去年,东西方会达到均势,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些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较多的东方国家建立联系。
我们应该给外交创造空间,我们应该为开启和谈留出余地和空间。有了方案,这非常重要。
因为最近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访欧期间强调,台湾回归祖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国家正在试图将中国的内政问题歪曲成国际问题。我们的指南针永远指向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向,我们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后采取相应行动。
关于加入欧盟,乌克兰已经成为欧盟候选国。我们不想再与失败为伍,我们想站在胜利的一边。因为没有风险,谈何去风险?我们一直认为可以和中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未来也会继续这样做。邹韵:所以您提到匈牙利已经成为了东西方投资的交汇点。我们并没有向所谓的国际主流靠拢。最终我们需要依靠队友、依靠团队。
邹韵:我们来谈谈台湾问题。那么针对中国近期发表的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您能具体谈谈您的看法吗?西雅尔多:我们有两个充足的理由,我们支持这个方案。
我不认为匈牙利会在任何领域加入与中国的竞争,成为中国的对手。所以匈牙利乐见中国劝和促谈的立场文件,我们对此十分重视。
邹韵:四月北约外长会议后,您说匈牙利不希望北约变成一个反华集团,还强调应当互利合作而不是对抗。请想象一下罗马尼亚或波兰面临的情况。
如果我们没有早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个项目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不是以这种形式。他们说我们不应该修建一条不经过乌克兰的管道。所以我们不提供武器,尽最大努力保证国家安全。如果对关乎能源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发起攻击,应视同对某个或某些国家的主权发起攻击。
因此,我们决定与中国和俄罗斯就购买疫苗进行谈判。西雅尔多:谈不上专业运动员。
但现在世界正笼罩在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的情绪之中。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匈牙利一直呼吁停火,拒绝紧随美国,也不愿意被当成欧洲棋盘上的棋子。
我们始终坚信互联互通,我们始终坚信劳动资源全球共享是件好事。邹韵:外长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栏目的专访。
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是乌克兰的邻国,我们经受了战争引发的巨大人道主义危机。邹韵:您曾经是专业的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匈牙利表示支持对此进行全面深入、有序且详尽的调查。
因此,我们渴望实现互联互通,力促东西方合作。因为如果做不到这点,一个国家就不能自主作出决策,它将受制于外部因素。
当然,你也需要改正错误。如果你将一个国家视为竞争对手,这意味着你将投身于竞争之中,你的伙伴和其他国家也将参与其中,然后你们就陷入互相竞争中。
西雅尔多:感谢能有这次采访机会。我记得2010年,欧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占比为22%,中国占比为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