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普度眾生、超度、度化等,都是宗教意義上用來指稱某種脫離,或是空間上變化的概念,比如脫離地獄之苦,因此他認為是使用「普度」比較合適。
在下圖最右邊可以看到,台灣民眾覺得國家經濟變差的比例,在今年疫情爆發以後超過50%,也就是有超過一半的台灣民眾覺得經濟相較於半年前變差了。但假如只有三成的人覺得經濟不好,例如2019年年中,那此時蔡英文的滿意度就會高達五成左右。
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當然,現在全球性的疫情並沒有降溫,而就算疫苗在明年初發明出來,要等到全面施打以及全球經濟重新啟動,也都是以年為單位計算。即使有過半的受訪者覺得經濟變差,但同時有七成的人滿意蔡政府的施政表現。然而,圖的右上角,疫情後的兩個點完全跟疫情前的大趨勢相反。作者製作提供 雖然台灣民眾慣性地會批評台灣經濟,但是這次疫情爆發後過半的比例有特殊的意義。
在全世界主要的選舉研究中,民眾對於國家經濟的看法跟對執政黨的支持之間總是具有高度的相關性,而民眾使用主觀的經濟表現來獎勵或懲罰執政者也被視為是民主課責的基本衡量方式之一,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台灣民眾對於國家經濟的看法,跟對總統的看法之間是高度相關的,至少在疫情之前是如此,Pearsons相關係數為-0.86,幾乎等於極端值-1。民國39年7月26日,共軍突襲與廈門近在咫尺的大膽島,伺機再攻占大、小金門,最後進逼台灣。
倘若共軍出兵強占,可利用部署金門的重砲驅離,以保持控制狀態(圖3)。歷經一番戰鬥,共軍先鋒部隊被迫棄械投降。政府評估大膽島易守難攻,若是聲明放棄,中共將少數民眾移往島嶼,屆時國軍以重砲轟擊,將被指控屠殺無辜罪名。只是受到前揭金門戰役、大膽島戰役失敗的影響,共軍未敢再輕易發動渡海作戰,轉以砲擊外島方式為主,又以兩次台海危機最受矚目。
大膽島為金門前哨站,國軍堅守崗位,讓共軍無法越過雷池。戰爭結束後,中共檢討失敗因素,為了完成攻奪金門的目的,繼續在東南沿海部署軍隊,加強渡海作戰訓練,構築砲兵陣地,伺機再揮兵前進金門。
中共第三野戰軍29軍86師258團根據偵察情報消息,預估大膽島只有駐防二連的兵力,約莫近300人,受到舟山群島、海南島軍隊撤退的影響,情緒極為低落,可能隨時撤離,為把握有利時機,決定撥調五個連部隊合力進擊,憑恃人數優勢穩操勝券,一舉攻克大膽島,瓦解金門軍心士氣。未久,中共捲入韓戰,抽調軍隊兵援北韓,稍緩大膽島緊張氣氛。當日海面氣候不佳,共軍先鋒部隊200餘人登岸時身體暈眩不適,攜帶的武器裝備也受潮而未能有效射擊,立刻遭到國軍反制。大膽島原名大擔島,在行政上隸屬於福建省金門縣烈嶼鄉管轄,是福建省海外的一座小島,面積約0.7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小金門西南方,距離金門12公里,離廈門僅4.4公里,其南方還有二膽島(圖1)。
約凌晨5點鐘,200餘名從旁側擊的共軍已突破封鎖線,占領許多軍事據點。其餘的兵力以兩排作為進攻主力之預備隊,另一連則從島嶼側邊發動攻勢,分散國軍的注意力。今年,適逢大膽島戰役七十周年,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揭開這座前線軍事堡壘的神秘面紗。至39年7月初,共軍觀察國軍相繼撤離駐防舟山群島、海南島軍隊,評估台灣已失去南北屏障,正是再出兵金門的好時機,即刻加強廈門附近軍隊操練,集結各地大小船隻,計劃先打下距離沿海較近的大膽島、二膽島,再奪取小金門、大金門,封鎖台灣海峽,澈底消滅國軍勢力,最後完成攻占台灣的目標。
大膽島戰役中,國軍以寡擊眾,殲滅共軍,穩固台海局勢,自此打消共軍登島進攻金門的念頭,而共軍也改以長期砲擊金門與周圍外島。最初5小時內,中共發射6,000餘發砲彈,在往後半個多月仍有零星砲火。
未料天公不作美,船隻出航後在海面上遇到強風大浪,打亂航行路線,延遲登島時間,以致無法獲得後方砲火有效支援。依據作戰計畫,共軍第一線部隊部署二連兵力,乘坐六艘機帆船直搗大膽島,正面攻擊國軍,又配置一連兵力緊隨後方適時增援。
最後,政府決定秉持寸土必守的原則,堅持守護大膽島。25日,258團集結第二營(含三個步兵連與一個機槍連)及第一營所屬一個步兵連,總計五連700餘人,齊聚廈門,蓄勢待發而差距最大的自然是兵力人數,中國解放軍陸軍共103萬人,其中東部與南部戰區有41萬名陸軍,而台灣陸軍將近9萬人。台灣與中國的戰力有差距,隨著投注資金的落差,台灣原有的防禦技術和天然優勢可能被追平。而台灣僅109億美元,即中國國防預算是台灣的16倍。Photo Credit: 美國國防部 中國洲際彈道飛彈射程。
美軍這份年度報告指出,中國公布的數字沒有計入研發和向外國採購等支出,「與中國軍事相關的實際支出可能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坦克共有6300輛,幾乎是台灣的8倍。
隨著武器現代化和多元化,中國致力整合陸、海和空的核打擊能力,意圖達到「核三位一體」的戰力。報告內也列出西太平洋地區國家2019年的國防預算:中國1740億美元為最高、印尼617億美元、日本539億美元、韓國398億美元。
《路透》引述該協會數據指出,美國約有3800枚核彈頭,俄羅斯約有4300顆。中國防空系統也能進入全球最先進之列,結合俄製S-300和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以及國產的防空武器。
Photo Credit: 美國國防部 共軍發動飛彈攻擊可能影響的台灣範圍。這份報告強調,美國秉持的「一中原則」是建立於美中《三個公報》和《台灣關係法》,支持以和平且兩岸雙方都接受的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也將依據《台灣關係法》確保台灣自衛能力,持續提供對台軍售。台灣空軍目前有500架戰鬥機(含教練機)、沒有轟炸機,共軍東部和南部戰區共有750架戰鬥機、250架轟炸機。潛艦差距更大,台灣具攻擊力的潛艦僅2艘,共軍東南戰區共有柴電潛艦32艘、核動力攻擊潛艦2艘、彈道飛彈潛艦4艘。
報告也提到中國軍方在全球插旗的野心,例如在東非的吉布地設立基地,其他考慮地點包含緬甸、泰國、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聯酋等地也設補給基地。2014全球軍費報告:中國軍費增幅亞洲之冠,國防預算是台灣13.6倍 美公布中國軍力報告:國防預算為台灣13倍、在南海趕造人工島 這份報告對於台灣著墨良多,明確比較兩岸的三軍戰力數據。
這對國防產業是個福音,因為戰機、戰艦等重型武器造價昂貴得多,也讓中國看到美國對國防傾力投資,認知到美國對於長期戰略和策略轉型是認真的。台灣海軍有4艘驅逐艦、22艘巡防艦、沒有護衛艦,共軍東部和南部戰區有23艘驅逐艦、37艘巡防艦、30艘護衛艦。
報告指出,中國的核彈頭儲備數量目前估計是低於200枚,未來10年內可能增加至少1倍。中國不參加美俄軍備裁減討論,瑞典研究:全球核彈頭減少但核武更現代化 美俄核武條約即將到期,倒數100秒的「世界末日之鐘」將剩多少時間? 在此之前,僅美國科學家聯盟(FAS)估計中國共約有320枚核彈頭。
去年的種種跡象也顯示,中國擴建了飛彈發射井,可能轉向「接獲預警後發射」(launch-on-warning,簡稱LOW)策略,即是在偵測到有飛彈來襲、而飛彈還在半空時,就能有效以核彈反擊。報告也分析,兩岸戰力差距逐漸拉大,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持續提供對台軍售,協助台灣維持自衛能力。Photo Credit: 美國國防部 中國陸基彈道飛彈種類與射程。現在中國在造船、陸基中長程飛彈、防空系統這3方面,已經超前美國。
美中在陸基中長程飛彈方面的差距最為顯著。中國官員7月時表示,只要美國願意將核武減少到和中國一樣的水準,那中國就很樂意參加軍備管制談判。
美國國防部中國副助理部長施燦得(Chad Sbragia)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中國最終很可能在所有「你想得到的地點」爭取設立駐點。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ICBM)預計在未來5年內會增加到200枚。
《中央社》指出,這份報告列舉共軍可能採取的4種侵台策略: 海空封鎖:切斷台灣重要物資進口、大規模飛彈攻擊、奪取台灣外島 有限軍力和強制選擇:有限度地攻擊台灣基礎設施,並透過公開或秘密活動引發台灣人恐慌,降低對政府的信心 空襲:飛彈攻擊台灣空軍基地、雷達站,破壞台灣防空系統 入侵:兩棲登陸作戰 在「入侵」方面,美軍報告認為共軍可能採取聯合島嶼登陸行動,嘗試突破或繞過海防,從台灣西岸的南端和北端搶灘登陸,藉此運送士兵和物資並發動攻擊。《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是美軍在中國軍力報告書裡,首次具體指出能威脅美國的中國洲際彈道飛彈數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