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央书记处的决定说,建委的任务不能只是管建设项目,而且应该管土地利用,土地开发,综合开发,地区开发,环境整治,大河流开发。
全国的一季度经济数字为7.4%。据悉,过去地方的GDP增速一般都高于全国,对于今年这样全国的GDP数字,和地方的GDP之和已经趋于接近
据悉,上述并购将由宝钢旗下子公司宝钢资源国际执行,而这家公司目前已持有Aquila约19.8%股权。刺激中国企业的因素主要是,近来铁矿石的价格朝着2012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跌落,与此同时,力拓等矿业巨头仍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扩张其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务。另外,今年2月,北京商报记者从武钢获悉,该公司投资的第一家海外矿山利比里亚邦矿首船铁精矿正式运回武钢。为了摆脱三大矿的垄断,掌握更多定价话语权,近几年来中国鼓励企业出海投资矿山,欲快速扩大海外权益矿比例。其实,如果真是国外优质矿业资源,早有各路资本抢食了,很难轮到中国企业头上。
这些矿山的需求与中国企业不谋而合,完全可以借力发展。但中国矿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去年,中国在海外的矿业投资,失败率高达八成左右。就在去年8月26日,ABB宣布收购阿尔斯通的环形电机业务,以进一步加强其无齿轮磨机驱动(GMD)系统业务。
从国电南自与ABB共同投资设立扬州国电南自开关有限公司进军电力一次设备生产领域,到中国西电与GE共建研发中心,深度耕耘一、二次设备市场,从德力西与施耐德电气联姻共同组建的中法合资企业到上海电气与西门子在风能领域携手合作。从跨国企业纷纷在华建立工厂到三大动力集团引进国外燃气轮机技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正在发生着由师变友的微妙变化。无论是国外品牌的相互并购还是国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无论是外资品牌与中国企业强强联合,还是中国企业收购外资品牌,一个以创新、合作、共同发展为标志的新的商业周期正在全球电力设备市场上出现,而中国市场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低成本的国家,外企通过技术转让和中方建立由外方主导合作公司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几乎成为外资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共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标准国际化方面存在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国的标准在国际上推广缓慢增大了走出去的难度。二是在原材料前端设厂。
目前我国出口国外的电力设备产品普遍卖不出好价钱,在国际市场上也鲜有我国独立的品牌。事实上,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品牌度不够一直困扰着设备企业出口,虽说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某些电力设备已经开始形成品牌效应。在大型电站成套设备方面,我国企业往往采用总包的形式出口,发电行业和电力设备行业联合走出去,抱团取暖。三是直接在海外兼并企业。
出口模式呈多元趋势从单纯提供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从主要获取自然和市场资源到获取自然、市场、技术和人力等多种资源,从最初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动输出、施工总承包到高层次、高技术含量、带有高经济附加值的EPC、BOT,我国电力设备企业不断加速走出去的步伐,而在出口模式上也在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与市场变化量体裁衣。未来要通过国家层面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这无疑给亟待走出国门的电力设备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总体来讲,目前我国装备的国际影响力不够,未来需加大力气推行我国自主品牌。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白文波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如果没有市场作为基础,仅仅是为了转移人力成本、避税而走出去意义不是很大。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2月,东方电气与瑞典SkellefteaKraft公司成功签订风力发电设备供货及安装合同,标志着中国本土公司设计制造的风力发电设备将首次成套出口北欧市场我国动力集团在国际市场上频繁试水,恰是设备企业加速海外扩张的某种缩影。在财税方面,为解决产能过剩,让国内具备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技术水平的产业,加快向海外市场中心转移,国家应出台海外建厂的引导性政策。
近日,上海电气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将出资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燃气轮机生产企业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的股权,引发行业关注。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面对走出去的种种风险,最好的办法是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设备企业和发电企业一起走出去,发电企业作为投资商而设备企业作为设备供应商,发挥各自的优势。目前企业直接在海外并购企业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斯泽夫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一张张承载着更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中国名片正向全球市场输送。中国名片正向全球扩散目前,越来越多印有中国制造标签的电力设备开始运往世界各地,除了传统的巴基斯坦、印度等中东、东南亚等重点市场,我国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高效的电力设备已经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非洲、南美洲等地,而在欧洲、北美洲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此前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提供产品、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近年来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靠近市场供应端建厂。
卧龙电气集团兼并奥地利ATB集团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比如低压电器行业出现的购买欧洲中小企业的品牌,贴牌生产。
然而,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出口仍然面临着诸如资金、技术、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如防爆产品主要为煤矿和石化产业服务,国内有些企业便在伊朗设厂,更好地为前端市场提供直接服务。
建议国家针对我国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国内技改项目15%的贴息政策,给予海外技改项目30%的贴息和专项资金补贴。早在2011年,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完成了对欧洲三大电机制造商之一的奥地利ATB集团的收购,此举使卧龙集团一跃成为全球知名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机制造跨国企业,同时也促进我国电机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如国内一些特种变压器企业去非洲开工厂,因为那里铜价便宜。与以往外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和低廉劳动力成本时代不同,包括核电设备、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成套设备等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及关键部件进入不予免税进口目录,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在逐步摆脱进口依赖的同时,也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报告》指出,虽然目前我国装备工业仍面临国内、国外需求低迷,产品利润下滑等诸多困难,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且随着四化同步发展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全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装备制造业将拥有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此外,《报告》还建议完善和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营造政策环境,并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管理的指导、监督,鼓励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从而加快装备国产化步伐。
近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发布《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回顾,并对2014年的发展形势进行展望和预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报告》预计,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保持平稳增长,且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进一步趋稳趋强,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去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报告》预计,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将保持平稳增长,且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进一步趋稳趋强,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去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近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发布《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回顾,并对2014年的发展形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报告》指出,虽然目前我国装备工业仍面临国内、国外需求低迷,产品利润下滑等诸多困难,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且随着四化同步发展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全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装备制造业将拥有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此外,《报告》还建议完善和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营造政策环境,并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管理的指导、监督,鼓励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从而加快装备国产化步伐过剩产能导致全球钢铁行业的开工率持续滞留在健康水平以下。到2013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达5.17亿吨,较2000年的2.29亿吨翻了一倍还多。
报告显示,2008年至今,全球钢铁行业开工率均在80%以下,2009年一度下探至68%,未来数年还将维持75%的低开工率,远低于92%的健康水平。报告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钢铁需求减弱,但不少国家为刺激经济,对钢铁企业实施扶持政策,导致全球钢铁产能不断扩大。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和律所斯图尔特13日联合发布报告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不少国家扶持钢铁企业,全球钢铁过剩产能持续扩大,拖累了钢铁行业利润增长。受此影响,2008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较2007年猛增52.3%至3.58亿吨,在2009年达到峰值5.79亿吨,后虽有回落,于2011年降至4.26亿吨,但2012年又反弹至5亿吨
报告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钢铁需求减弱,但不少国家为刺激经济,对钢铁企业实施扶持政策,导致全球钢铁产能不断扩大。到2013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达5.17亿吨,较2000年的2.29亿吨翻了一倍还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