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500日圓的餐點特地改成480日圓,便是如此。
一九六七年,尼克森參選總統時提議與中國重新建交,藉此裂解共產集團,讓擁有數億人口的中國不再自我孤立。周恩來溫文儒雅、堅毅聰明,是中國與外界接觸的主要橋梁。
美國的老「親共人士」艾傑.斯諾(Edgar Snow)卻是例外,他曾經獲邀晉見毛主席,並且被拍到與毛主席一起校閱遊行。當他住在重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國民黨的首都,他接待過許多美國人,瞭解美國人的想法與飲食喜好。季辛吉可能說得誇張了點,他告訴尼克森「餐點的種類和數量都多得嚇人」。不論如何,那場餐宴很快就因為那天下午接下來發生的事而相形失色:周恩來總理獨自來到賓館。時機成熟時,白宮便請益羅德和弗里曼等專家,學習怎麼用筷子。
他當上總統之後,雙方偷偷通訊、祕密會面兩年,才克服對彼此的不信任,開始認真協商。到了一九六○年代,蘇聯與中國變成死敵,兩軍在漫長的共同邊境上對峙。應徵工作: 因為我有人脈。
這個步驟是在蒐集對抗冒牌者症候群的證據,少了它,你就無法糾正自己的確認偏差,自然也很難主動注意新資訊。當你和自己做過的事無法連結時,就是一大問題。你開始否認任務完成和自己的能力有關,拒絕所有對於你的正面訊息,因為它們不符合你對成功的看法。你並不是假謙虛,也許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很有能力,但是發生頻率的高低取決於冒牌者症候群的程度。
Photo Credit: 商周 把以下的事情都寫進去: 考試成績和證照。整個過程很像在玩小孩的形狀分類玩具。
學術方面: 這是行政疏失。即使做得很好,沒有達到自己的超高期待,也不是你理想中的成功。首先,你必須把情緒放在一旁,只看證據。你在很久以前認定自己是冒牌貨,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找理由強化這個觀念,無視其他一切衝突的資訊,對自己懷有強烈的偏見。
一開始你的確鬆了一口氣,也感到自豪,但是這種感覺瞬間即逝。別擔心,接納這些成功並不表示你會開始有大頭症,你本來就有一頂大帽子,該是你看清楚的時候了這份不可撼動的信念,正是你無法向前邁進的最大原因之一。這只是聽起來厲害而已。
檢視做過的每件事,重新評價你的成就 現在你已經了解造成冒牌者症候群的原因,以及有這麼多相反證據卻還是無法改變觀念的原因。擔任會議主席角色、擔任家長會幹部、成為某件事的領袖或主管。
完成後,請讀一遍自己寫下的內容。一開始你的確鬆了一口氣,也感到自豪,但是這種感覺瞬間即逝。
存於己心的測量儀則準確又穩定,會記錄你做過的每件事,讓你看見自己能力的全貌。如果有人給你正面評價或讚美你,你不僅不接受,通常還會主動自我貶抑,告訴別人為什麼他們錯了,你會說:「只是看起來比實際情況好。這意味著你無法接納正面回饋,也不能認可你的成就。對於自己應該做到多好,你的心中已有定見,你為自己設定不可思議的高標準,因為你對能力有著不切實際的看法。因為他們喜歡我,只是禮貌性說說場面話。找出每一個所能想到的成就,無論大小都寫下來,如果有一件事浮現在你的腦海裡就寫出來。
寫下你所有的成功,仔細思考每一件做過的事。內化成功,與成就產生連結 想一想你花在成功事情上的心思和時間,現在再想一想你花在不成功事情上的心思和時間,我不用聽到回答,就知道你花在後者的時間會比前者多很多。
如果你的實際表現和理想的成功標準中間有落差(一定會有,畢竟你的標準不可能達成),不管別人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因為和你的觀念不合。不管別人怎麼說,你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且覺得自己是一路騙過來的。
學術方面: 這是行政疏失。寫下做過的每件事,能給你時間想想自己的成就,接納這些成就,然後變成白紙黑字的紀錄。
我只是備取,他們不是真的想要我。也意味著你失去和成功的連結。你並不是假謙虛,也許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很有能力,但是發生頻率的高低取決於冒牌者症候群的程度。就算你的餘生再也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優秀到不可思議,並且總是獲得大家讚美,你對自己的看法還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可以,大家也都能做到。我其實搞砸了幾個地方。
你要下很多苦功,而且主動反駁自己的偏差,但是只要你越來越熟練,就能慢慢辨別出自己的偏差並加以改變,接著認可自己的成功、發現自己的價值。當你和自己做過的事無法連結時,就是一大問題。
應徵工作: 因為我有人脈。事實上,你可能根本很少注意到新資訊,因為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哪裡沒有做到,還有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你在很久以前認定自己是冒牌貨,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找理由強化這個觀念,無視其他一切衝突的資訊,對自己懷有強烈的偏見。如果新資訊不符合你的觀念和你對能力的想法,就不會認為自己做得很好。好消息是,確認偏差是可以擊敗的。請將清單命名為「我的成就」。
不問任何問題、不要找任何藉口,我只想知道你到底做過什麼,不管你怎麼做,也不管你為什麼而做。就算有大量資料能證明事實和你想得不一樣,既然你不曾思考或討論,自然會對這些資料非常陌生。
因為沒有其他人想做這件事。依據你接收到的偏差資訊,做出冒牌者的結論很正常,因為你只看見整個拼圖的一小片。
文:潔薩米.希伯德 別硬套上冒牌者的外衣 冒牌者症候群是確認偏差的完美示範。有時候你看到了,卻像是透過毛玻璃一樣不清不楚,你看不到重點,也不會加以內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