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商帮与政府政策有不同的关系。
中方股东相继向外方股东出让所持有股权,外方遂持有南孚72%的股权。对资源能源、城市公用事业、电信、航空、航运、金融、媒体、教育及文化服务等涉及经济命脉、社会公益、意识形态安全领域,虽已不同程度地向外资开放,需要完善对外资监管的法律细则,加强对外资的有效监管,对航天、信息产业等高技术领域,规定外资企业比例,保持中国企业主导权。
经过《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修改后的721条款,规定美国总统可对被监管的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这些交易包括可能导致针对在美国从事洲际商务的人实施来自外国的控制的合并、收购与托管接管。今天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和风险,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放松保卫国家生存、主权、发展等核心利益的警惕性。典型案例如:深发展被转售新桥(美)(2004,国际基金控股中国商业银行第一例)、阿里巴巴被其大股东日本软银将所持40%股权以10亿美元转让雅虎后套现离场(2005)高盛通过关联公司控股双汇(如上述)、以及着名的凯雷试图控股徐工案等。感光材料:1998柯达与中国政府订全行业收购协议,柯达并购除乐凯的6家国内感光材料厂。其他如 Torrington收购无锡轴承、美国TIMKEN(世界第三)收购烟台轴承、天胜(TIMKEN控股)收购襄轴集团(内设汽车轴承研究所)。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半个世纪前的冷战时期,美国通过了《1950年国防产品法》,其第721条规定要求,政府应对FDI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予以审查。更有甚者,2008年12月,国家权威机构对外宣布:全国农村计有4320万(扶贫救济)人口,占农村人口的4.6%。
据权威机构对2009年的失业统计公布数据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达915万人,则我们可以推算出我国的总劳动力人数为2.13亿人。对国进民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和结论,但不能采用违反游戏规则的辩论方法。那么到底什么叫适度宽松?它总得有个科学的界定,而不是主管随意性吧。而其余90%的人获得另一半50元,它们的实际人均获得是0.55元/人,这里显示出差异,因为是分层次计算。
人均收入是个平均值,而平均不反映差异。比如,货币政策中的适度宽松。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原理,用它自己发表的权威数据来质疑它自己的权威结论。不少专家和有关人士认为2009年在启振中国经济中,有国进民退的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地方统计的数据偏高,而国家统计的数据又偏低,都是一个国家的统计机构,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正确的基准点,比较准确的数据往往要等到两年后才能得知,而此前的一系列相关经济参数又要据此做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正,给宏观经济的分析、研究和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和不便。因为数据的采集不在同一坐标体系上,故两组数据不可对比。
可喜的是中央一直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于2009年9月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意见》(业内称29条),并有望在2010年某时出台。2005年贫困人口已下降到2700万了,怎么越改革贫困人口越多,3年后反而又上升增加了60%呢?原来,我们的坐标体系又变了。县级又比市级核算高出一至二个百分点......。在《辩论学》中称作诡辩。
在经济研究中,允许不同学派和观点的存在和争论,这是好事情,叫百家争鸣。拿中国的人均收入做个简单算题:中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假如全国总收入为100元,则其中一半被10%的人获得,它的实际人均是获得5元/人。
否则,象上面的例题一样,永远有90%的人群说收入被增长,永远要质疑这一统计 比如失业问题。比如,今年2月初,一份权威机构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产阶级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
例如:失业率的计算公式是失业人数/总劳动力,而总劳动力=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例如: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预计2009年我国今年待就业人数达4000万人。但是,根据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来看,这个中等水平无疑应该是指国际标准。我们的经济研究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但它首先必须要真实、要客观。比如,2008年6—7月份,为了提振奥运股市,有些权威学者就提出当时我国是慢牛环境。2008年我国报刊评论印度贫富差距的文章中说:印度11亿人口中一半以上每天的生活费不到2美元,以此来说明印度贫困问题的严重。
国家公布的我国城镇职工总数为4.1亿人,怎么一下少了2亿职工? 到底是职工总数应减少2亿人,还是失业率应增大1倍,由各位学者或读者去破解吧,反正数据不透明。但如果连这一前提都不遵守,那就不叫学术研究,而叫胡嘴蛮谗、真伪不分了。
权威统计报表称: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增11.2%,这个数据被许多人质疑,称作是被增长。 质疑:个人所得与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是同方向增长或下降的
但这一方法的最大问题是谁也无法确定到底升值多少才能接近均衡水平。在参议院,经过修改后的舒默法案程序重新启动,如果人民币再不大幅升值,该法案要求奥巴马政府对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惩罚性高额关税。
改,也可能鼓励美国政客进一步提高筹码。但欧盟不施压,并不表明欧洲的政客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没有看法。外围压力大增3月初,美国国会130名众议员集体联名,要求美国财政部在4月中发布的关于各国汇率报告中明确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固定汇率制仍然非常普遍,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一个例子。
况且升值以后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新的升值预期。我非常反感克鲁格曼关于人民币对国际经济影响的不负责任的猜测,但他关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还是十分准确的。
这一现象的背后,所反映的恰恰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担忧的非专业化货币政策决策。但要做到这一点,未来一个多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
因此,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重新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稳定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区间,也就是所谓的软盯住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国际货币体系的任何规则。毕竟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最终要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这其中就包括市场决定的汇率机制。
这些言论,所反映的却是国际社会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出现自由落体式的下坠。比如人民币对美元实行软盯住的做法,看起来应该是无可指责的,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影响了美元汇率的调整。第二种选择是一次性升值,调整到均衡水平,这样就可以消除国际政客与投资者的升值预期,减少热钱流动。
人民币汇率政策,多年来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国际经济话题。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美元必须贬值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尽管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线性的。
区别就在于马来西亚是小国经济,而中国已经是大国经济。进入 黄益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
可惜我们没有抓住那个良机,被出口和就业等指标所局限,没有看到汇率所处的宏观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格局。(2)一次性升值到位,消除未来的升值预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