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光伏发电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
以Solana电站为例,其40%的容量因子获益于其所配置的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注:容量因子:太阳能热发电站在规定时间段内实际输出的电量与满负荷条件下输出电量之比,时间段一般为年。
理论上,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光热发电的容量因子优于光伏发电。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显示,未配置储热系统的槽式光热电站的平均容量因子为25%-28%。Mojave电站的数据在对比光伏电站时具有参考价值,因为它是未配置储热的槽式电站。业内人士认为,提高光热电站容量因子的方法很简单配置储热系统。首先,EIA的数据中囊括了全球最老的光热电站--SEGS系列。
该数据也与其它无储热电站的公开数据一致,例如,西班牙PS20塔式电站的容量因子为27%,加利福尼亚Sierra Sun Tower电站的容量因子为30%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成效显著;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并形成品牌效应,走出去步伐加快;推动智能光伏试点应用,培育一批国家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支持建立智能光伏领域产业发展基金,探索PPP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多方资本促进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王贵清表示,但印度近期的反倾销,起诉方已经撤案,它的下一阶段走向值得关注。
除了常规的重要市场外,还有很多光伏产品发展活跃的新兴市场。太阳能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环保产业之一,中国的太阳能产业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产业。在形成规模的同时,中国光伏企业的研发水平、产品质量也提升到较高水平。作为曾经最主要的市场之一,日本光伏补贴政策有所调整,近期增长趋缓,但其依旧是比较重要的市场。
从基础材料硅到电池组件,再到设备,中国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不仅如此,中国还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光伏设计、制造、安装、运营产业集团。
2017年中国光伏市场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量占全球市场的50%,光伏产能占世界的70%。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兼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执行理事长王贵清近日表示,得益于国内光伏行业的规模优势,光伏产品成本逐年大幅度下降。在成本下降的同时,质量水平的提高为光伏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王贵清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智利、佛得角、瑞典、巴西等国家对光伏产品的发展非常重视,值得中国光伏企业关注。
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世界的应用正快速、稳步地发展。印度计划到2020年实现100GW装机目标,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市场将稳步发展集串式逆变器=组串式外形+集中式内芯+功率模块+315V当研发工程师把逆变器的效率和价格做到极致,当营销经理把品牌做到深入人心,市场开始固化,后来者如果没有大的变动,重复走价格和品牌的路子,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国产逆变器使出了价格武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集中式逆变器便从1.2元/瓦降至0.4元/瓦。
其实这两种逆变器是可以合在一起的,那就是单极的组串式逆变器,这种逆变器只有一级变换DC-AC变换,使用三电平和功率模块,一个50kW的逆变器只有3个功率开关器件,和集中式逆变器一样,50kW逆变器周边组件安装面积600平方左右,最远的距离不到25米,直流损耗非常少。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诺基亚自己把自己做死了。
诺基亚手机,就手机的基本通话功能而言,诺基亚无疑是最好的,接收信号好,很偏的地方都有信号,电池耐用,充一次电能用5-7天;抗摔性强,手机能砸核桃;经久耐用,寿命越来越长,携带方便,体积越来越小,经济实用,价格越来越便宜。把LED灯的位置设计成12个点,组成一个圆圈,逆变器还可以当钟表用;利用逆变器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再增加一个摄像头,逆变器可以变成一个网络监控设备;利用逆变器的通信卡,逆变器也可以打电话。
所以逆变器的整个体系的功率等级都要做相应的改变。随着组件的功率增大,组件价格下降,光伏补贴下调,人工费上涨,原有的以功率为单位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式,如果以投资额或者装机面积去营销,更能打动客户。三相逆变器,组件串联数量20-22个组件为最佳,一路组串功率为6-7kW,两路组串12-13kW,三路组串18-19kW,四路组串为24-25kW, 五路组串为30-31kW,六路组串为36-37kW。从产品的角度出来,把性能做到极致,价格做到极低,是传统产品的做法,当大家都在拼价格,拼营销的时候,我们要改变一下思路,先参考一下近年来手机的发展历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户用光伏安装商发展到几千多家,从业人员几十万人,价格战、营销战不停地打,到了2018年初,安装商经过几轮的洗牌,也涌现几家大公司,如晴天、比高、正泰、中民智荟、汉能、晶科(展宇)、天合、英利、正信等新的5大4小分布式安装商,搭上了这几家公司列车的逆变器也就做大做强了,当研发工程师和营销经理的工作做到极致,后来的逆变器公司如果没有特别的手段和突破性的技术,很难有发展前景,市场已经开始固化。三、集串式逆变器逆变器的主流是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方式各有优秀和缺点,集中式逆变器单机功率大,优点是单级电子变换,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缺点是直流线路长短不一,一台500kW逆变器,组件安装面积超过6000平方,组件最远可能有100多米,最近只有几米,线路阻抗影响MPPT功能,组串式逆变器则刚好相反。
下面把三种方式2013年和2018年对比一下,2013年主流组件是多晶250W,价格约4.5元每瓦,人工费1元每瓦,安装约8元每瓦,2018年主流组件是单晶300W,价格约2.5元每瓦,人工费1.5元每瓦,安装约6.6元每瓦。目前单极组串式逆变器在市面上也有,但没有应用在大电站,其原因是输出电压是400Vac,输入电压范围变窄了,只能580-850V,限制了应用范围,其实稍加变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可把输出电压改为315V,和集中式逆变器一样,输入电压范围也就能达到500-850V,后面接升压变压器,应用范围就很广了。
赶走外敌后,国产逆变器内部混战,其主要方式还是价格战,光伏市场仍以地面电站为主,经过本轮洗牌,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三家企业逐步占有了80%的地面电站市场份额。苹果手机=普通手机+相机+电脑+MP3+手表+游戏机+钱包国产光伏逆变器,从2008年开始,到2018年,除了性能调整,价格下降,其实还是在走诺基亚手机的路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到了2018年,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各种常规的技术升级和市场营销手段都已用尽,很多人认为,逆变器的市场已经开始固化,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占据了各自的市场制高点,市场份额超过90%,其它的的厂家做大的机会很小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国产逆变器技术推动和市场推动历程:1、技术推动,其实就是价格战2010年左右,国内众多电力电子制造企业奔着逆变器高达200%-300%的利润蜂拥入场,与国外品牌进行了一场绝对零和博弈,最终大获全胜。早在2014年,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为促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从出台指导性、规范性政策,到开展调研、召开各种座谈会,动作频频;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因地制宜,出台鼓励措施,努力创新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2014年新增装机容量10.6GW,分布式2.05GW(其中还有很多是大型电站),效果不是很明显,到了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GW,分布式确只有1.39GW,分布式光伏发展不明朗,很多厂家对形势判断出现错误,认为分布式光伏在国内发展不起来,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户用逆变器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上面来,从而失去了先机。
这时候是需要产品经理站出来,重新规划产品,引导市场,做出不一样的,革命性的产品,才能打破局面。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向分布式转变的格局已定,套用国足的一句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也许是逆变器厂家自我救赎的最后机会了。在市场宣传中,逆变器厂家也是非常积极主动,写文章、做地推、论坛演讲、培训学院,光伏的科普几乎都是逆变器厂家在推动;各个论坛的会议,逆变器是主要赞助方;各论坛推出的厂家排名网络投票环节,投票数量逆变器更是甩出组件几条街。2、市场推动,由地面转向分布式,营销格局改变2016年新增装机容量34.54GW,分布式新增装机容量4.24GW,2017年光新增装机53.06GW,其中光伏电站33.62GW,同比增加11%;分布式光伏19.44GW,同比增长3.7倍,到了2016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突然爆发,出乎很多人意料,分布式户用光伏的客户群体和地面电站的客户群体完全不一样,原来的营销手段用不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中小型安装商、经销商或代理商,他们多为民用企业,实际安装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率先入场的古瑞瓦特、三晶、固徳威等逆变器企业,创办光伏培训班、光伏学院等技术培训机构,与安装商一起对最终业主进行科普,在市场上取得领先优势。
以单相逆变器而言,组件串联数量12个组件为最佳,接300W组件,一路组串功率为3.6kW,两路组串7.2kW,如果是双面组件,则可以达到4kW和8kW。按照对比, 二、多功能户用逆变器逆变器在光伏系统中,除了把光伏组件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外,还承担许多责任,如电站安全监管,电站数据采集与传送等功能,这些都是与光伏电站密切相关的,逆变器能不能像苹果手机一样,不单纯是通信,再开发一些与光伏电站相无关系的功能,也给逆变器增加一些附加值。
未来的逆变器=普通逆变器+照明灯+挂钟+网络监控+电话一个气象站,需要投资很多钱,还需要专人去维护,所以目前的气象站数量不是很多,采集精度有限,逆变器可以采集气温,阳光强度,而且逆变器的安装数量是气象站的几千倍几万倍,如此大的规模,如果把逆变器的数据提供给气象部门,一方面可以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很多采集点。有代表性的事件是赛康倒闭,艾默生光伏业务被上能电气收购。
一、300W+组件的户用逆变器逆变器有个参数,组串输入电流,一直没有人注意,这个参数是根据组件来定的,2010年前,主流组件约200W,电流在7-8A,逆变器的组串输入电流也就在9-10A,到在2015年,主流组件为250W-280W,电流在8-9A, 逆变器的组串输入电流也就在10-11A,到了2018年,主流组件为300W-360W,电流在9-10A, 双面组件的电流能达到11-12A,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有些厂家意识到这个问题,逆变器的组串输入电流达到了12-13A,但是户用逆变器,很多厂家还没有意识到,并没有做改动。如果把户用逆变器当做一个家用电器,确实可以增加很多功能,如可以在逆变器的外壳加一个LED灯,晚上逆变器不工作时,可以当照明灯用。
组件功率的上升,给逆变器的影响,不单单是输入组串电流的增加,逆变器的功率等级、户用光伏系统的推广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在这几年中,我们的外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组件功率一直在加大,功率器件也在变大,逆变器也可以像苹果手机一样,做出一些根本性的变化。2012年以后,在国内市场已经很难见到国外的品牌了。2018年逆变器前一季度,装机容量超过10GW,基中分布式可能接近7GW,据专家估计,2018年分布式可能达到50%以上,而逆变器的竞争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技术角度上讲,逆变器前5名的产品返修率少于1%,大功率逆变器效率普遍超过99%,成本也低于0.2元/W,小功率逆变器效率普遍超过98%,成本也低于0.5元/W,在质量和成本上已做到极致;而在营销上,逆变器每个厂家每年的各种培训及宣讲会议不下百次,前期参与项目开发,做方案,后期参与安装施工,运维管理,品牌和服务也已做到极致。
手机越做越大,价格稳中有升,更新换代快,寿命和电池人们也不再苛求,智能手机也就越做越大。诺基亚手机=普通手机+锤子苹果走了和诺基亚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强调手机的抗摔性,电池耐用性,携带方便性和价格优势,把手机变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产品,手机不再只能打电话,还能拍出高相数的照片,听美妙的音乐,随地随时可以办公,上网,玩游戏,支付现金,出门只带一个手机,便可走遍天下。
逆变器是在光伏系统中占比不大,地位却非常重要,是系统中唯一智能化的设备,从来都是投资方和安装方关注的重点。主要客户如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等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被3家公司瓜分,别的公司只能做一些零星市场,很难对上面三家公司构成威胁。
如果光伏市场一直这么下去,逆变器的市场就这么固化了,但到了2016年下半年,分布式市场突然爆发,让很多大厂措手不及,逆变器市场又进入混战阶段。从2007年到2018年,国产光伏逆变器,从简单模仿到世界出货量第一,纵观我国逆变器行业发展史,其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的历程,但仔细推断,从弱到强的推动力,不外乎技术推动和市场推动,促进了逆变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